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碳”路有方
加入时间:2023-11-18        来源:南方日报


  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下称“瀚蓝绿电”)是一家主要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压缩转运、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等业务的固废处理企业。由瀚蓝绿电投资建设运营的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下称“产业园”),是目前国内率先建成并成功运营的具有完整固废处理产业链的环保产业园。
  
  随着国家对“双碳”工作愈发重视,为紧跟“双碳”目标步伐,瀚蓝绿电持续开展低碳节能工作,探索节能减碳技术创新,以能源资源协同模式创新、节能改造、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三大方面为核心开展低碳节能工作。
  
  能源资源协同利用方面,产业园形成了以焚烧发电为主、多种处理方式协同的固废处理模式,充分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以及环境保护,可有效减少产业园的综合碳排放,年减碳量达70万吨。
  
  产业园以垃圾焚烧发电为能源核心,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电能,为园区各项目输送稳定、经济的能源;垃圾焚烧蒸汽余热可用于污泥干化、危废处理和餐厨垃圾提油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炉渣在园区内进行资源化利用;污泥厂和餐厨厂产生的臭气通过负压系统抽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炉内焚烧,既彻底解决臭气问题且有助燃烧,更大幅降低除臭系统的运行成本;餐厨垃圾处理后形成的沼渣、干化后的污泥与生活垃圾掺烧,不仅降低处置成本,还能产生能源效益。
  
  节能改造方面,产业园开展了垃圾焚烧优化、焚烧炉能效提升、全园区余热综合利用、凝汽器能效提升等多项科技创新研发项目以及大功率风机、泵等的节能降耗改造,以提升吨垃圾发电量以及降低综合厂用电率等方式实现碳减排。
  
  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方面,瀚蓝绿电开展了生物柴油品质提升、工业垃圾资源化、飞灰资源化利用、二次铝灰资源化等研发项目。其中,生物柴油品质提升技术,正在研发抗氧化剂提升生物柴油抗氧化性能。目前,产业园内200多辆垃圾转运车已使用B30生物柴油,替代30%的石化柴油,是生物柴油车用化示范点,旨在推动交通领域的碳减排工作。
  
  此外,瀚蓝绿电还成立各级碳排放管理小组,并针对产业园开展碳基线调查工作,摸清产业园各时段、各部门、各生产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有效地为产业园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工作,促使其有意识、有方向地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责任编辑:李婷)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红:用液氨存储氢
张军涛:推进制造业节能降碳 首当其冲
南航集团董事长马须伦:加快推动绿色
蒋涛:支持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助力
杜祥琬院士:中国完成低碳转型“挑战
专家热议能源转型之路:未来可再生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机器人皮肤”  
人造蛋白质能降解塑料瓶微粒
新技术突破电池容量理论极限
3D打印无金属柔性胶状电极问世
成功案例  
深圳北站枢纽分布式光伏绿色能源项目
以色列计划部署四个大型电池储能项目
挪威政府发布首批大陆架海上风电建设
2022年济宁建成10万千瓦储能项目
他山之石  
英国大学教授: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引
中日两国在节能降碳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美国太阳能发电量将在2024年超过水电
韩国京畿研究院提议建立氢经济集群
日照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究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中国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链
碳足迹报告为企业明确减碳可执行路径
中法专家探讨“迈向低碳社会的经济转
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打造绿色低碳新徐
循环经济,“碳”路有方
青海省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农光互补 护航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专家:“城市矿产”推动绿色发展,“
美锦氢能产业厚积薄发 助力绿色循环经
“双碳”三年:循环经济迎蝶变,绿色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