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行业资讯
潮光互补:开启可再生能源开发新鲜之旅
加入时间:2022-06-26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姚金楠


  5月30日,全国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国家能源集团龙源浙江温岭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0万千瓦,设计布置24个发电单元,合计安装18.5万余块高效单晶硅双面组件,与国内最大的潮汐发站形成互补发电,实现了太阳能与潮汐能的综合利用。

  当光伏与潮汐相遇,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将开启怎样的新鲜之旅?

  潮光互补

  实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最大化

  什么是“潮光互补”?“潮”与“光”如何互补?

  虽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但龙源电力浙江公司工程部主任张俊浩对此早已烂熟于心。张俊浩介绍,潮光互补型电站,就是同时具备潮汐发电和光伏发电两种电源形式的发电场站。

  “潮汐电站建在海水涨落幅度大的海湾上,用大坝和厂房将大海和海湾分开,利用涨潮、落潮时大海和海湾的水位差使机组发电。”张俊浩告诉记者,此次并网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依托的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潮汐能发电站——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而且温岭潮汐电站是‘双向发电’,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涨潮时,海水位高于库水位,机组发电,水库充水;落潮时库水位高于海水位,机组发电,水库泄水。同时,在库区之上,增设光伏板,便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照资源进行光伏发电。”

  然而,受昼夜更替、海水潮起潮落等自然环境制约,单纯地光伏和潮汐发电都无法做到全天候稳定供电。张俊浩表示,为提升发电的稳定性、可靠性,温岭潮光互补电站还配套安装了5000千瓦的储能系统,“所谓‘日月同辉齐发力、水上水下齐发电’的场景就是这样形成的”。张俊浩指出,潮光互补型电站打造了潮汐与光伏协调运行发电的新模式,实现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化。

  攻坚克难

  创造全天候施工条件

  要实现这样的“最大化”开发利用并非易事。与常规光伏电站相比,潮光互补电站的建设施工要经历多重挑战。

  张俊浩表示,库区内的滩涂是光伏电站施工的主要场所,每天都要经历两次潮涨潮落。“水上建设施工就需要结合潮汐涨落进行,蓄水达到一定深度时,施工船才能行驶。我们最关心的事就是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退潮。”受潮水涨落带来的风急浪涌、淤泥沉降等多重条件制约,库区施工的有效作业时间短,材料运输困难,施工难度极大。

  以光伏组件的基础安装施工为例,张俊浩介绍,无论是桩基、支架还是组件,均需要由特制的施工作业船进行转运后在水面开展施工。库区水面狭长,首尾相距约5公里,施工作业空间极为有限。“为了尽可能提高施工效率,我们对各类船只进行改造升级,最终实现了吃水50公分即可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这就拓展了施工安装的时间长度。”同时,项目部对整个库区地形进行全方位综合测量分析,在计划安装的24个光伏组件方阵中,多部位开展打桩试验,结合管桩分布情况,开垦填造2个施工码头,对累计总长约40万米的管桩、4000多吨的支架、18.5万片的光伏组件等材料进行调配转运,实现了边到场、边存储、边施工的滚动循环,极大增加有效作业空间。

  类似的优化设计贯穿建设施工的全程。张俊浩介绍,经过一系列科学优化,项目每天的有效施工窗口期从原来的3个小时延长至10个小时,创造了全天候的施工条件。

  数字平台

  有效服务电站后期运维

  不同寻常的自然条件不仅给施工带来巨大挑战,也给电站的后期运维增加了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龙源电力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上下足了功夫。

  依托龙源电力自主开发的国内最大新能源生产数字化平台,温岭项目所有的高低压设备、光伏发电组件运行数据、场站和库区视频监控信号均可以在杭州实现远程监控。以光伏组件的运维为例,张俊浩介绍,通过专家诊断预警、组件清洁度、低效和阴影分析等智能预警模型多维联动,可以对组件健康状态实现远程监测诊断,提前预判设备的潜在问题,运维检修模式从以前的“被动检修”有效转变为“预知维护”。

  同时,针对电站的日常巡检,龙源电力还自主开发了无人机巡检技术。“整个库区面积约2000亩,相当于187个标准足球场。通过无人机搭载可见光和红外摄像头,可以实现一键巡航、图像分析、故障定位、数据上传、报告分析等多个功能,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检,大幅缩减了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巡检效率与精度。”张俊浩说。

(责任编辑:清朗)
 
 
黄鹂:钢铁与机械要在自主创新等方面
袁亮:以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推动低碳经
冯超:极致能效改造工程已带来十分可
两会之声|王兰玉代表谈低碳转型“河钢
王臻代表:多措并举 助推纺织行业低碳
单增海代表:建议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下一代锂硫电池或在5分钟内完成充电
新型高速微尺度3D打印技术面世
新型固体材料能快速传导锂离子
迄今最高能效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面世
成功案例  
广西首条海上风电能源通道正式投运
陕西氢能双翼煤气制氢储氢示范项目启
中国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将落户广州
深圳北站枢纽分布式光伏绿色能源项目
他山之石  
俄研发骨组织植入物制造新方法
德国专家:中国电动汽车助推全球绿色
俄罗斯远东天然气管道连通工程启动
俄开发适用6G的液晶设备原型
逐“绿”前行能源低碳转型助力可持续
高质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金融助力石化业绿色低碳转型
北京将开展绿色低碳学校创建行动
北京锚定重点产业 打造绿色低碳新动能
潍坊寿光市:向“绿”而行 低碳发展动
让再循环更有价值 让产业链更加完善
持续投资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欧洲实现循环经济目标任重道远
加快完善家电利用循环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让“包袱”变财富
废弃物释放“绿色潜力” 循环经济万亿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