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数据统计
1至9月河北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20.8%
加入时间:2023-11-20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


  11月8日,随着冀北清洁能源基地今年最后一笔绿电交易完成,该基地全年绿电交易量达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一倍多,绿电交易量居全国首位,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29.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37.13万吨。
  
  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目前,基地有新能源场站300余个,新能源统调装机占比达73%,全国领先。预计到“十四五”末,基地新能源装机将超过8000万千瓦,占比突破80%。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
  
  立足资源禀赋,河北聚焦建设新型能源强省,着力构建“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加快构建稳定可靠、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助力京津冀重塑能源格局和绿色转型发展。
  
  今年以来,河北以“三个一千”(能源领域投资规模突破1000亿元,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新增10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以上)为抓手,对280个能源项目进行全链条服务和全周期管理。1至9月,全省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1%;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
  
  围绕风光等新能源开发,河北省完成了《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同步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文件,开展全省风电光伏资源普查,全力推进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进度。目前,河北的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已达7296.8万千瓦,力争年底达到8200万千瓦。
  
  面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难题,河北逐步健全新能源消纳利用体系,促进能源消费的清洁化和多元化。
  
  “游龙”穿隧道,高峡出平湖。10月20日,燕山深处,“超级充电宝”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机转子吊装完成。
  
  “用电低谷时,富余的风光电能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用电高峰时,再从上水库往下放水发电。”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培枝说,该电站计划于2024年实现12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年发电量达到66亿千瓦时,相当于河北5天半的全社会用电量。
  
  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扎实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全省在建抽水蓄能项目达到11个,并推动张家口290万千瓦源网荷储数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加大太行山脉沿线城市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开发力度,加快新能源消纳利用。
  
  实现“双碳”目标,推进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是关键。
  
  自今年5月实现安全连续生产以来,河钢集团张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的氢冶金示范项目迎来一批批参观者。该示范工程一期于去年12月全线贯通,这是全球首例采用“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直接还原”工艺技术的氢冶金示范工程,标志着河北钢铁行业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迈出关键性步伐。
  
  在雄安这座未来之城,“会发电”的雄安站充满科技范儿。
  
  雄安站站顶铺有1.77万块多晶硅光伏板,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方式设置发电系统,可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年均发电量58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
  
  在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在建筑领域推动节能降碳,在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向绿而行的河北故事不断演绎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河北累计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万吨、火电产能234万千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2022年,煤炭在河北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约为66%,比2012年下降约22个百分点。
  
  在“双碳”背景下,如何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新赛道,成为河北多地的选择。
  
  张家口市着力打造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引进亿华通等30家新型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形成智能风机、高效光伏组件等多个产业链条。
  
  唐山市引进光伏制造、风电装备制造、大容量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临港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承德市与明阳智能、远景能源、金风科技等头部企业,组成招商联合体,建设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打造陆地风机产业集群。
  
  追风逐日,创新驱动。河北正努力把绿色能源打造成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李婷)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红:用液氨存储氢
张军涛:推进制造业节能降碳 首当其冲
南航集团董事长马须伦:加快推动绿色
蒋涛:支持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助力
杜祥琬院士:中国完成低碳转型“挑战
专家热议能源转型之路:未来可再生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机器人皮肤”  
人造蛋白质能降解塑料瓶微粒
新技术突破电池容量理论极限
3D打印无金属柔性胶状电极问世
成功案例  
深圳北站枢纽分布式光伏绿色能源项目
以色列计划部署四个大型电池储能项目
挪威政府发布首批大陆架海上风电建设
2022年济宁建成10万千瓦储能项目
他山之石  
英国大学教授: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引
中日两国在节能降碳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美国太阳能发电量将在2024年超过水电
韩国京畿研究院提议建立氢经济集群
日照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究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中国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链
碳足迹报告为企业明确减碳可执行路径
中法专家探讨“迈向低碳社会的经济转
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打造绿色低碳新徐
循环经济,“碳”路有方
青海省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农光互补 护航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专家:“城市矿产”推动绿色发展,“
美锦氢能产业厚积薄发 助力绿色循环经
“双碳”三年:循环经济迎蝶变,绿色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