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节能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红:用液氨存储氢能前景广阔   
加入时间:2023-11-14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


  在11月9日举办的世界储能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副校长吴明红发表了题为《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的化学储能路径》的演讲,重点介绍了以液氨存储氢能的产业前景。
  
  吴明红表示,以化学储能方式实现长时储能是业界十分关注的技术路径。目前最清洁的能源是氢能源,预计碳中和情况下中国每年需消费氢气8100万吨。但氢能应用面临着一大难题,就是氢气过于活泼导致的存储难、运输难。目前,急需结合中国能源及产业结构特点,发展安全、高效的氢储运方法。
  
  吴明红认为,最有效、安全、且低成本的存储方式是化学储能,即把氢转化为甲烷、甲醇、氨等化学品。会上,其重点分享了氨储氢技术及其前景。
  
  吴明红介绍,液氨具有高能量密度(每升约13.6兆焦),1升液氨的能量相当于4.5升高压液氢或1200升常压氢的能量。同时,氨只有氮、氢元素,是一种无碳储能方式。此外,特别关键的一点是液氨的储、运成本非常低,运输成本仅为氢运输的几十分之一,并且火灾危险性极低。
  
  在应用前景上,吴明红认为,在可再生能源成为国际能源贸易主体的未来,中国将成为可再生能源输出大国,绿氨作为氢能载体,有望成为能源出口的主要路径。我国西部风光电力依托新增电网输送成本远高于管道输送,加强我国氢氨管网建设,通过长输管道输送氨,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各行业深度脱碳。此外,绿氨的能源属性、无碳燃料属性,使其在船舶和航空运输、氨燃料电池与动力系统方面可形成新的技术集群、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不过,若要高效将氢转化为氨存储、实现大规模应用,同样存在着技术难题,即传统氨氢转化工艺难度很大。沿用了80年的氨氢转化工业需要在15-30Mpa高压及500-700摄氏度高温下进行,条件苛刻,能耗高。因此,吴明红所在团队将目光聚焦在寻找一种新型催化剂,以实现温和条件下高效稳定的氨氢转化。
  
  吴明红介绍,团队研发的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已具备良好的催化效果,实现温和条件下的氨氢高效转化,为产业需求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李婷)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红:用液氨存储氢
张军涛:推进制造业节能降碳 首当其冲
南航集团董事长马须伦:加快推动绿色
蒋涛:支持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助力
杜祥琬院士:中国完成低碳转型“挑战
专家热议能源转型之路:未来可再生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机器人皮肤”  
人造蛋白质能降解塑料瓶微粒
新技术突破电池容量理论极限
3D打印无金属柔性胶状电极问世
成功案例  
深圳北站枢纽分布式光伏绿色能源项目
以色列计划部署四个大型电池储能项目
挪威政府发布首批大陆架海上风电建设
2022年济宁建成10万千瓦储能项目
他山之石  
中英氢能合作论坛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合
英国大学教授: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引
中日两国在节能降碳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美国太阳能发电量将在2024年超过水电
广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排名全国前列
全球首个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发
国际能源署署长:中国是清洁能源领域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
日照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究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循环经济,“碳”路有方
青海省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农光互补 护航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专家:“城市矿产”推动绿色发展,“
美锦氢能产业厚积薄发 助力绿色循环经
“双碳”三年:循环经济迎蝶变,绿色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